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12节 难服郑国-《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1/3)页

    荀罃刚接过帅印不久,中原小强郑国惹出了事。原来,郑国其实在内心里是不服晋国的,前些年归顺晋国,也是实出无奈。这些年来,由于楚晋两国争霸,郑国被夹在中间受气,日子过得很苦。

    看到陈国人一会儿归顺楚国,一会儿归顺晋国,到头来,把楚国大兵和晋国大兵调动来调动去,突然找到了灵感:那就这样吧,既然我们过得那么苦,就让你们两强相争吧。

    公元前565年,郑国发兵讨伐蔡国。郑国人打超级大国不行,但打其他国家那也算是厉害的,平心而论,这是一个战斗力超级强悍的国家,蔡国当然被打了个大败。郑国人抢了大量人口财物便回国了,然后,由郑国执政上卿子驷带着五岁的郑简公把几百名用绳索系成一串的蔡国俘虏敬献给晋国。

    郑国居然敢捋楚国的虎须,一开始晋悼公对郑国是欣赏的。但蔡国是楚国眼下最忠心的盟国,郑国居然无故侵略蔡国,这下惹毛了楚国人。

    楚共王又一次大怒,公元前565年冬天,楚共王派熊贞讨伐郑国。

    郑国早有准备,楚国大兵一到,郑国人马上投降,按楚国的要求签订了和平协议,楚国很满意,撤军回国了。

    投降楚国后,郑国又派大夫伯骈到晋国,向晋悼公汇报了郑国与楚国签订和平协议的情况,伯骈对晋悼公说:

    “先前,根据君侯您的命令,郑国倾全国之力讨伐了不服从晋国的蔡国,还俘获了蔡国司马公子燮和数百名俘虏,郑国不敢私自享用,都敬献给了晋国。但郑国因此得罪了楚国,楚国出兵讨伐郑国,烧毁都城外面大量的房舍,人民流离失所,眼看国家就要败亡了,人民都来泣求国君体谅百姓之苦。

    寡君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与楚国签订和平协议,以求百姓安心。但这样又导致寡君失信于晋国,所以非常惶恐,特命外臣前来请罪。外臣愿一死抵郑国之罪,但愿君侯能够体谅郑国之难处啊。”

    喔噻,这位叫伯骈的郑国大夫,把一件明明是郑国自己违背信义的事,说成是不得已而为之,整番说词,讲事实摆道理,整个春秋时期外交史上的一篇经典啊。

    中军元帅荀罃轻蔑地看着郑国人的表演,对郑国人说:“少来这一套了,你们既然受到楚国讨伐,怎么不及时向我们晋国报告?连抵抗也不抵抗一下便立刻屈服于楚国,现在还居然振振有词来说明理由。既然这样,那就请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寡君准备率领诸侯和你们在城下相见!”

    晋悼公听荀罃这样一说,也知道原来郑国才是最大的忽悠派。先前还献俘,原来你就一墙头草啊。既然你郑国想玩阴的,那就给你点颜色瞧瞧吧。公元前564年秋收之后,晋悼公发兵组织了晋、齐、鲁、宋、莒、曹等十二国联军讨伐郑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