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12节 难服郑国-《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2/3)页

    郑国,不把你打疼了,你真不知道什么叫中原霸主!公元前564年10月11日,联军全线向郑国发起进攻。根据战前部署,晋国四军分率各路诸侯,从四面向郑国都城荥阳发起猛攻。

    中军元帅荀罃、中军佐士匄亲率晋中军及鲁军、齐军、宋军、士匄进攻鄟门;上军帅佐荀偃、韩起率领上军及卫军、曹军、邾军进攻梁门;下军帅佐栾黡、士鲂率领下军及滕军、薛军进攻北门。新军帅佐赵武、魏绛率领新军及杞军、郳军砍伐路边的栗树。联军在郑国都城外连续攻击了四天,到10月15日,方暂时把联军驻扎于汜水边歇兵休整。

    荀罃命令:“修理作战工具,备好干粮,送回老幼,伤病员居于虎牢,不日再次包围郑国,务必将郑国拿下!”

    郑国人挡不住了,派人请求投降。

    晋悼公差点笑喷了茶水,哦,你就谁来便投降谁啊?你看我们那么多国家,兴师动众组织兵马是闹着玩的?投降就行了啊?

    但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晋国能拿郑国怎么办呢?郑国是一个中原姬姓诸侯,晋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难道想要灭了同姓诸侯?作为盟主,无非就是让诸侯服从自己,现在人家表示要服从自己了,你还能怎么样呢?再加上,那些个中原诸侯,谁愿意真的想打仗呢?无非是晋国有命令,不得已而跟着。现在郑国都愿意投降了,于是便有不少诸侯去为郑国求情。

    晋悼公想了想,看在这次郑国并未向楚国求援的份上,给出了条件:投降可以,必须要订立盟约。

    对郑国来讲,郑国又不是第一次订立盟约。再说,在现实问题面前,盟约算什么。昨天刚和楚国订过,今天跟你晋国订就跟你订好了。

    郑国隆重参加了与晋国的盟誓。怎么个隆重法?年幼的国君郑简当然参加了,而且郑国六卿悉数到场。郑国执政大夫子驷代表郑国宣誓了:

    “郑国上卿公子騑谨代表郑国盟誓:天降祸于郑国,郑国不幸处于两个大国之间求存。如今,大国以武力威胁,导致郑国祖先神灵不能安享祭祀,人民不能安居乐业,百姓辛苦羸弱且无处申告。今日盟誓后,郑国如果不服从强大且有德礼的大国怀有二心的话,有如此盟!”

    子驷的盟誓显然就是“谁对郑国好,尊重郑国,而且有保护郑国的实力,那郑国就听谁的话”。这下可让在场的所有晋国大夫生气了,上军帅荀偃闻言大怒,左手按住剑柄,指着子驷道:“不行,你说的不算,必须修改盟书,重新盟誓!”

    子驷冷冷盯着荀偃,眼睛里射出愤怒的寒光,他不发一言,会盟现场顿时弥漫着紧张气氛。诸侯们都吓傻了,难不成会有流血事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