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百姓心中有杆秤-《朱允熥赵宁儿结局》
            
            
            
                
    第(2/3)页
    历史上下五千年,多少王公贵族的精美的菜谱遗失在岁月的长河里。唯有普通人的食物,一代代传承,养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好吃!朱元璋点头笑道,嫩,滑!
    多少钱?朱允熥笑道。
    那妇人在围裙上擦擦手,笑道,三个钱!
    朱允熥从荷包里掏出三枚簇新的洪武通宝递过去,妇人笑呵呵的收了。
    随后到一边,继续忙活起来。
    那个.....闺女!
    朱元璋这个岁数,叫这妇人一声闺女,挑不出毛病。
    您老有事儿?妇人笑道,手上还在忙活。
    买卖咋样?朱元璋一边吃豆腐脑一边问。
    托洪武老皇爷的福儿,如今市面太平,风调雨顺的,买卖好。卖一天豆腐,足够一家人嚼谷儿!妇人笑着回道。
    顿时,朱元璋的脸上就跟喝了二两蜜似的,别提多甜了。
    他随口一问,就是百姓称赞,这样的话在他耳朵里,可比什么大臣们的奏折顺眼多了,也可信多了。
    爷爷!朱允熥小声说道,百姓心中有杆秤!
    这话说的好!朱元璋点点头,别人说好都是假的,百姓说好才是真的!
    接着,朱元璋又对那妇人问道,摆摊子做买卖,没有官差欺负你们吧?
    这时代虽然没有城管,但是衙门的官差管得宽。小商小贩的,也绕不开他们,更惹不起。
    妇人还没说话,那卖蒸饺的汉子大笑道,有洪武老皇爷在,谁敢给咱们百姓眼色看,谁敢欺负咱们?
    朱元璋顿时又是咧嘴大笑,得意且骄傲。
    大明的天下,官还是在民之上,百姓还是得听官府的。
    但是朱元璋曾昭告天下,凡有不平者,百姓可以进京告状,沿途官府不但不能拦着,还得好吃好喝供着。
    紫禁城门口的阙,就是给百姓使用,击鼓鸣冤的。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府还是欺负百姓。可这天子脚下,官差们对百姓都和善许多。
    朱允熥见老爷子笑得高兴,有心再让他高兴高兴。
    便对卖蒸饺的汉子说道,听你这么说,你们很爱戴老皇爷呀!
    那是!卖蒸饺的汉子收着别桌上的碗筷笑道,老皇爷打进应天府那年,俺八岁。大军进城那天,我爹让娘抱着我躲进了地窖里。
    说着,那汉子又给旁人装了一份饺子,继续说道,小哥儿你岁数小,没见过兵荒马乱的乱世。那年月,谁管老百姓死活呀,大兵进城就他妈一个字儿,抢!
    抢粮食,抢钱,抢女人!汉子摇头道,抢了你还是好的,惹恼了他们,直接一刀宰了。你找谁说理去?
    可是洪武老皇爷不一样!汉子吐沫横飞的说着,进城之后安民告示写着,凡有敢抢劫百姓,骚扰百姓的,砍脑袋!老皇爷的大军那真是秋毫无犯,硬是没抢百姓一文钱!
    当时街面上那些老夫子都说,什么是王师呀?这就是王师呀!我还记得当时的教书先生说了,就冲这爱民的心,得天下的也一定是朱大帅!
    朱允熥听了,对朱元璋竖起大拇指,爷爷,英雄!
    呵呵!朱元璋笑起来,啥英雄,咱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哪忍心糟蹋穷人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得到了民心,大明得到了人心。
    一顿饭,老爷子吃得极为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