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3)页

    “也免得朕日后,还要再为此等事情,浪费口舌。”

    “喏!臣遵旨!”

    西文彦连忙应诺,声音无比顺从。

    到了此刻,他已然彻底看明白了。

    皇帝今日此举,亮出文书,并非真要动手铲除他们,仅仅只是亮剑而已!

    是警告,是威慑,更是划下一条清晰无比的红线!

    目的是让他们,以及他们即将抵达咸阳,接掌家族生意的儿子们,都清清楚楚地明白——他们两家的命运,他们引以为傲的声望,他们的一切,都始终牢牢地攥在皇帝的手中!

    予取予求,生杀予夺,尽在帝心!

    他们两人历经风雨,如今已是半截身子入土,或许还能看清局势,懂得敬畏。

    但他们那些年轻的儿子们呢?

    骤然接触到巨大的财富和前所未有的民间声望,难保不会飘飘然,行差踏错。

    届时,若触怒天威,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皇帝这是在借他们之口,去警告和约束下一代!

    孟巍然瘫跪在地,有气无力,仿佛用尽了最后的精气神,说道:“陛下……经帝师点拨,臣……臣已决意,待陛下雍城祭祖之后,便与西兄一同前往巴蜀之地,追随河上公,静心修道,远离俗务纷扰……”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能表明心迹的方式。

    赵凌闻言,目光不由得投向殿侧那一直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的嬴政。只见他的父皇双目半合,舒舒服服地半躺在老爷椅上,手指还随着某种无声的节律轻轻敲击着扶手,一副“此事与我无关,我只是个看客”的超然模样。

    赵凌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点头赞许道:“去巴蜀修道?嗯,此议甚好!听闻修道之人,清心寡欲,亲近自然,多半都能得享高寿!朕也期待二位能够潜心向道,颐养天年。”

    他随即话锋一转:“只是,待两位的公子抵达咸阳之后,还需两位与他们言明。依照规矩,祭祖之后,若无朕的特旨诏令,他们便需安心留在咸阳,协助朝廷打理商事,无诏不得擅自离开。这一点,想必两位应该能够理解吧?”

    这等同于将两位新任家主变相软禁在京城,成为实质上的人质!

    孟巍然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微弱:“此事……帝师亦与老臣等说过了……臣等明白,此乃朝廷法度,理应遵从。”

    赵凌脸上露出了真正愉悦的笑容,目光再次扫过他那事不关己的父皇:“如此便好!朕心甚慰!”

    果然,知子莫若父,亦或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他家的父皇,总能与他想到一处去,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最后,孟巍然仿佛是鼓起了生命中最后的勇气,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卑微的期盼,恳求道:“陛下……既如此,臣等已深知陛下天恩浩荡,掌控全局……那……那之前学舍、医馆一事,臣等当初愚昧,只选了那五千金辛苦费……不知……”

    “不知陛下能否开恩,允臣等退回这五千金,亦如冯老一般,改为……改为分取些许利润,以示与帝国共荣之心?”

    这几乎是在明示。

    我们的一切都在您掌控之中了,绝无二心,能否看在我们如此懂事的份上,把那块原本属于我们、却被我们自己愚蠢拒绝的大蛋糕,再分我们一点点?

    然而,面对这近乎乞求的提议,赵凌却只是轻轻地笑了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帝王不容更改的决绝:

    “孟公啊。”他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到了你我这般地位,当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理。做出的选择,便如同泼出去的水,岂有轻易收回的道理?”

    他的目光扫过西文彦和孟巍然惨白的脸,缓缓说道:“当初,朕本就给了两位机会,是二位亲自权衡之后,推掉了那长远之利,选择了眼前之安。此事,既已定论,便不必再提了。”

    一句话,彻底堵死了他们所有挽回的余地。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巨大的悔恨,如同最后的浪潮,将身心俱疲的孟巍然彻底淹没,他眼神中最后一点光亮也熄灭了,只剩下无尽的空洞与灰暗。

    【不好意思啊,出BUG了,学舍和医馆的建造和分红,之前有写一出的一成,一人出的四成,但我写那段的时候是四个月前,记性不好,直接搞错了,啊啊啊啊!各位就理解为后面又重新谈的吧,此刻心态爆炸了,写到这个地方,改也改不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