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30节 晋作四卿-《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2/3)页

    想当年,吴国正是在晋国的全力支持下,以牵制楚国为目的,一步步给培养成为至少是当年世上的军事强国!原来晋国人根本看不上这个吴国,但现在吴国厉害啊。就在自己搞定中行氏、范氏的这一年,即公元前490年,吴国又击败了越国,逼得越王勾践带着老婆赴吴国为质!

    讲好听点是把一个堂堂诸侯国君逼为人质,讲难听点完全是让这个曾经同样不可一世、曾经在战场上令吴国国君吴王阖闾因伤致死的勾践,到吴国做牛做马为奴去了。

    而且,据情报,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准备北上,先图鲁国,再去试探此时春秋江湖貌似是诸侯联盟之首的齐国了。

    吴国,今后要防着点了。赵鞅皱了皱眉。唉,先不管了,先把晋国内部的事都料理干净了吧。

    晋国内部的事,首先当然是卿级班子建设问题。那,此时的晋国六卿又是怎么情况了呢?我们应该可以说,此时晋国的权力不再是集中于六卿,而是四卿了。因为范吉射、中行寅本为卿,但已经反叛了晋国,此时在晋国的势力已经被灭,这两个曾经的卿也逃亡去了齐国。

    这两个卿对于晋国来讲已经不存在了。

    此时的晋国大权,牢牢掌控在中军元帅赵鞅手里。赵鞅很清楚,晋国虽然仍旧为诸侯盟主,但由于长期以来,公室衰弱,六卿分了晋国之权,导致了晋国内部权力斗争越演越烈。

    如今,自己当政了,还能允许这样的权力斗争再现么?绝对不可以!那就必须集中权力,要实现权力的集中,那必须彻底对晋国的六卿班子作一个大变革。什么六卿,现在既然是四卿,那便四卿得了。

    四卿,职务怎么任?去中军,恢复到晋献公时期的上下两军,具体职务如下:上军元帅赵鞅,上军佐韩不信;下军元帅魏侈,下军佐智申。

    智申,即前中军元帅智跞之子。智申能力才干一般,仅凭着父亲智跞生前的中军元帅地位,得到了这个下军佐的位子。他没什么话说,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赵鞅声望无人能比,赵鞅决定的事,谁人敢反对?

    韩不信和魏侈本就是赵鞅的铁杆盟友,再加上六卿变四卿,权力集中,自己的地位更突出,何乐而不为?

    但有一个愤愤不平起来,谁?梁婴父。其实,赵鞅的打算自智跞去世后便非常明显了,当时还有一个愤愤不平,那便是士皋夷,即范氏家族的旁宗,因为与士吉射不和,所以反叛了范氏,投向了智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