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军呢?有的史料说是新军被裁撤了,其实这是不严谨的。晋悼公并没有裁撤新军,而是因为一时没有人选,再加上已经到了年富力强年龄阶段的晋悼公也有意压缩卿级力量,故没有任命新军帅佐而已。 有人要问,前中军元帅荀罃去世了,为何不安排他的儿子入卿?原因很简单,因为就是在前几年,荀罃刚刚提出三分四军以疲楚策略,并且开始取得显著成效时,其子荀朔不幸病逝。 这事沉重打击了荀罃,使本已为晋国呕心沥血作出巨大贡献的荀罃陷入极大的悲痛中,这也是后来逼阳一役中,老成稳重的荀罃见荀偃、士匄因攻城一时受阻提出撤军时,居然会随手操起一把弓弩向两人砸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荀罃去世时,他的智氏家族只有一个年幼的孙子荀盈,当时入不了卿。而原新军将士鲂呢?由于他在栎地之役中败给了秦国,因此郁郁寡欢,最后积病而亡。这次人事调整时,其嫡子彘裘也正值年幼,无法入卿。 那新军除了帅佐的新军五吏军官,包括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等,仍旧是有人在负责的,但晋悼公将新军整支队伍划归给下军统一指挥。 也就是说,在军事实力上讲,当时的下军元帅栾黡节制了下军和新军这两支军队。这是什么概念?别看栾黡只是一个下军元帅,但他的实力却是相当强劲的。 栾氏实力大大增强,意味着什么?当然是权力斗争那老一套啊。栾氏后来被灭族,相信因此也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这些,我们在以后再详细道来。 公元前560年夏,晋悼公在绵上(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西北)组织了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宣布了晋军各路帅佐名单。阅兵,当然是为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准备,这一次,晋悼公铁青着脸,他要狠狠打击一个敌人。是的,晋悼公要打击的,正是去年突袭晋国让晋军蒙受栎地之败耻辱的秦国! 秦国对晋国取得栎地之战胜利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晋悼公一直忍着。按他的脾气,他老早就想去报复秦国了,但由于国际形势多变,他要忙的事确实多。 就在去年,即公元前561年,楚国国君楚共王去世了,晋国新拉拢的盟友吴国不顾诸侯大丧不得讨伐的规定,居然未经晋国同意,私自出兵讨伐楚国,却不料遭到楚国痛击。 为避免吴国再次惹出野蛮举动,晋悼公还专门派士匄去责备吴国。由于吴国战败,晋悼公不得不优先考虑中原和楚国的问题,唯有确信楚国不会在主动攻击中原诸侯,晋悼公才可以放心大胆对秦国再来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沉重打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