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9章 珐琅双绝-《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第(2/3)页

    马德才被这无声的嘲讽顶得胸口发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狠狠瞪了老高一眼,又飞快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看热闹的人,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他抿了抿发干的嘴唇,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桌上的玉壶春瓶,转身大步流星地往外走,脚步声重得像是要把地面踏穿。

    “娘的,这事儿不对劲。”他边走边在心里嘀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壶冰凉的表面,“得找个明白人瞧瞧,别是着了这小子的道。”

    刚踏进酒店房门,陈阳迫不及待地将手中那件温润如玉的瓷盘稳稳放置在桌面上,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瓷盘边缘海浪纹的精雕细琢。他转身将窗帘拉严,确认四下无人后,才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取出那件压箱底的宝贝——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借着灯光,瓶身通体施以掐丝珐琅工艺,色彩明艳,锦鸡立于奇石之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瓶中跃出。陈阳的目光在瓶颈处停留片刻,那里刻着的“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识,让他心跳加速。

    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手心微微冒汗,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感从心底蔓延开来。这宝贝,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落入自己手中了?他来回踱步,时不时停下脚步,目光重新落回双耳瓶上,生怕惊扰了它似的。

    “乖乖,这玩意儿,跟刚才那件赝品简直云泥之别!”陈阳忍不住在心里惊叹,想起之前那件假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两者对比鲜明得让人咋舌。

    他手指轻轻摩挲着瓶身,脑海中浮现出这对瓷器的前世今生。据他所知,这对珐琅彩瓷瓶被后世并称“珐琅双绝”,原因无他——这对瓶子,从烧制成功的那一刻起,便是世间无双的孤品,连烧瓷的工匠恐怕都没预料到,它们会如此幸运地流传至今。

    当年乾隆爷金口一开,先在宫里砸重金办了珐琅作,还特意请了洋大人——那些金发碧眼的法国工匠,这阵仗,活脱脱地把珐琅瓷的烧制技术给捂了个严严实实,成了皇家独享的机密活计。

    想那流光溢彩的珐琅瓷,每一寸纹路皆需匠人精心雕琢,釉色流淌间透着帝王家的尊贵,可不是随便哪个泥腿子都能碰的,那玩意儿,后世唤作御赏瓷,专供天子赏玩,旁人摸一下都算僭越。

    可这珐琅瓷的制作流程,却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宫里的珐琅作虽握着核心技艺,却不亲自下场搞生产,而是搞起了“外包”,这用咱们现代的话讲,叫分包制——就像今天的公司把项目交给外面的工作室去做一样。

    首先是设计环节,宫里的大匠师们根据乾隆爷的喜好,画出一张张精妙的御样图样。这些图样,可不是随便画在宣纸上的,每一笔都得精准到毫厘,毕竟最终的成品是要摆在金銮殿上的,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图样画好,便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外那些赫赫有名的御窑厂,比如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那可是当年专为皇家烧瓷的顶级作坊。

    接下来,便是烧制素胎的过程。御窑厂的工匠们拿到御样后,便如同捧着圣旨般小心谨慎,支窑、配料、成型,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要知道,这素胎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主儿,它讲究的是轻薄如纸,却又坚韧耐用,表面还得光滑得像上了釉,一点瑕疵都不能有。为了达到这近乎苛刻的标准,工匠们往往得反复试验,烧制上千个样品,最终也就能挑出几百个勉强合格的。

    这还没完,你以为合格的素胎就能直接进入珐琅彩绘阶段了?想得太简单了!

    这些被挑中的素胎,还得再经历一次更为严格的筛选,只有那些真正达到了“白玉无瑕”般完美地步的,才能最终被送到宫里的珐琅作,接受下一步的精工细琢。毕竟,珐琅瓷的灵魂在于那绚丽夺目的釉色,而这釉色的载体,便是这轻薄细腻的素胎。

    若是胎质不够精细,出现了砂眼或是颜色不均,那后期的彩绘再好也是白搭,这可是关乎天子颜面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如此层层筛选,每一个素胎都可谓是千里挑一的精品,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皇家的期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