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9章 尊王攘夷,赏赐含义-《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页

    远在千里之外,你有时间、有机会和皇帝谈这些吗?

    书信来往,等战略定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唯有在身边才能谈这些,而身为总督四海军务的郑芝龙想要谈这些那只有调回京都,陪王伴驾。

    郑芝奇若有所思道:“大哥,您的意思是说这是陛下对你的一份沉甸甸的政治嘱托和文化期许?”

    “精辟!”

    “大哥,这么复杂,万一猜错了怎么办?就不能明着说?”

    “你……这是有迹可循的,唐太宗赐《汉纪》于李大亮,李大亮品德能力俱佳,但出身行伍,学识或有不足,

    赐给他这本书就是希望他学习治国方略,将自身的忠直与历史的智慧结合起来。

    而李大亮完美地践行了《汉纪》中所倡导的良臣品质,实现了皇帝赐书的期许,成为一代治世能臣。

    在他死后,唐太宗为之痛哭。

    金朝金世宗完颜雍将《太祖实录》赐给了完颜勋,最终辅佐金世宗实现了大定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将《春秋》及御注经书赐给了张说等人,最后张说辅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赐书并非点石成金,大臣一定能成为名臣,但看到了某位大臣的潜力,它的本质是皇帝将道统授予臣子,

    认可被赐予者是他文治事业的同道者,也是期许被赐予者不仅会做事,更要明道理、懂历史、有格局。

    行了,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儿,刚刚我和你们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要外传,否则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郑芝龙也是一阵头疼,跟这么一帮子武夫粗人说这些简直就是对驴弹琴,也懒得跟他们继续掰扯,起身就朝着外面走去:“走吧,去看看庆功宴如何了。”

    沙滩上一筐筐从大明境内带来的特产,诸如腊肉、腊肠、板鸭等等抬了出来,三四十个灶台一字儿摆开。

    木材在灶膛中烧的噼里啪啦作响、热油在锅中炸开、食材倒入后高温的刺啦声、锅铲翻动时与锅碰撞的嚓嚓声以及大厨的吆喝声连成了一片。

    庆功宴的菜肴不如北京城的丰富和精细,但煎、炒、炸、蒸、炖、煮、烧、烤……应有尽有。

    火光跳跃,油烟氤氲,热气蒸腾……香气弥漫整个沙滩。

    一……盆盆的大锅菜放置在桌案之上,想吃哪个就吃哪个,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浪费。

    对于这帮子天天操练的军人来说,只要不是无法下口的东西,他们都能吃下去。

    “诸位将士们,端起你们手中的酒碗,本官代陛下敬诸位一碗酒,感谢你们为朝廷的付出,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怕辛苦、不怕流汗、不怕牺牲、以大无畏的精神保家卫国,干了!”

    “干!”
    第(2/3)页